(财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新论)
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加快形成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协调国内国际两大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决策。要实施这一决策和部署,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需要以国内流通为主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规律表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需要逐步从基于国际流通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基于内需的发展模式。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比较优势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力充裕转变为市场规模大、产业体系完整。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继续增长,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必然会逐渐下降。以满足内需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国内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内涵丰富。一方面,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绝不是闭门造车的封闭操作。发展国内流通和国际流通的重点大致相同。我们必须保护知识产权,改善商业环境,减少准入限制,依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整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国内和国际双流通的相互促进,可以使国内大流通的主导地位更加稳定。只有把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整合起来,才能优化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使国内大循环更加顺畅和沉重。
国内和国际流通的互动越高效,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就越强,国际和国内市场和资源的利用就越好。要形成双循环良性互动,必须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中国正处于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阶段,部分地区的卡脖子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正在大力鼓捣全球产业链回归,导致中国部分产业链未强先衰的风险加大。只有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加强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才能为两个循环的良性互动提供有力支撑。
要形成双循环良性互动,必须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优先解决重点领域自给自足问题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市场规模大、产业体系完备、基础设施完备和大批高素质科研人才,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形成需要巨额投资的科技领域优势。比如天眼、磁悬浮、北斗导航等。这些科技领域的超级项目需要强大的国家能力作为基础,这恰恰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创造更多重大突破,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2020年8月25日05版)
标题:(财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新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河北沧州明珠网为网友以专注态度和专业精神,向广大网民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沧州新闻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沧州明珠网的编辑将为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