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见证》 第三集:我们的大厂评剧团
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四十年的动乱,四十年的艰苦奋斗,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长城新媒体集团专门制作了一系列纪念40周年的微型纪录片《见证》,记录了改革开放浪潮中赵岩·迪达的社会变迁和成就。通过主持人的叙述和对证人的采访,见证河北省的成长和变化。第三集《我们的大厂评剧团》,讲的是大厂评剧歌舞团(原大厂评剧团)从一个濒临解散的县级剧团,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再到拍摄影视剧,建设全省第一个农村文化主题影视基地的故事。赵德平领导的大厂评剧歌舞团(原大厂评剧团),经历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1981年底,大厂评剧团为了赚点钱,及时付款,排练了评剧《花如媒》。但是只卖了七张票,让剧团分心了。大厂县领导找到赵德平,说:“德平,剧团要散了。带大家去上班!”!就这样,1982年4月,赵德平被任命为廊坊大厂评剧团团长。
赵德平一上任就提出了三项权利,即人权、财权、演剧权。现在看来,赵德平想要三权,无非是团长负责制。但是,在26年前农村承包责任制方兴未艾,城市改革尚未解决,甚至马承包马胜利的时候,提出这三个要求,显然是大胆的、超前的。好在赵德平要求县领导全力支持。他挽起袖子,带着濒临解散的剧团,正式开启改革之路,“嫁不出去的姑娘”诞生了。
《嫁不出去的姑娘》是赵德平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讽刺喜剧。在改革开放初期,刀疤艺术占据主要市场的时候,讽刺喜剧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这是让一个几乎解散的剧团起死回生的一种尝试,因为它甚至不能支付工资。赵德平说:成功就是打开了办剧团的大门。现在改革开放了,还是不能继续旧模式。
跟随市场的指挥棒,从我有什么到观众想看什么到观众想看什么,赵德平不断改革创新,为市场寻找出路。他曾经把评剧搬到t台,还引进了以文艺晚会为主的表演形式,把评剧团变成了评剧歌舞团。后来他加入了影视创作大军。一个“女当家”在中央播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大家都在说,哟,鞠萍剧团能拍电视剧吗?
80年代赵德平借鉴企业管理方法管理剧团,剧团成员按贡献付酬。到现在,贡献一个月以上的工资都不是问题。说到改革,其他单位人心浮动,大厂评剧歌舞团却在欢呼。
一个县级剧团,改革前演员连工资都出不起,差点解散。改革开放后,繁荣了40年。虽然水平不高,只是县级,但是春晚在央视等各大电视台反复出现。人不多,但一年能演出200多场。近40年来,赵德平始终保持着创新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有力。
标题:(本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见证》 第三集:我们的大厂评剧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河北沧州明珠网为网友以专注态度和专业精神,向广大网民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沧州新闻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沧州明珠网的编辑将为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