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突发的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重大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稳步走向双胜利,凸显了中国治理的生动实践和显著优势。为了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率转化,中央网办和《求是》杂志联合举办了中国稳步前进的网络理论传播专栏,邀请思想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系列理论文章,在求是上陆续推出。请注意。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摘要:要使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把重点放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上。我们必须战斗并赢得两场战争。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造就和积累了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力量,为实现双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赢得双胜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经济弹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疫情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态势。要坚定信心,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千方百计抓好六保,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六保,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和扩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2020年注定是一个极其动荡和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最后胜利,十三五结束的一年。要实现第一个世纪的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第二个世纪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面对新冠肺炎突发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号召,作出部署:要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同时注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可以说,双胜是今年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也是对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时代考验。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中国经受住了这一严峻考验。在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的防御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全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就。这些成就激励我们更加努力争取双胜,激励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决战中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敢这么说,能这么说,是由我们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实力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创造和积累了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力量,为实现双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赢得双胜的基础和关键。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中国经济的长期基本面没有改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从一个贫穷弱势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上收入国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制造国、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抗击疫情充分展示了我国专心做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是海,不是小池塘,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稳定世界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达到新水平。1952年至2018年,中国GDP从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经过努力,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016年、2017年、2018年,经济总量连续突破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2019年,国民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居世界第二,超过了日本、德国、英国分别居世界第三至第五的总和,与世界第一的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也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定,保障饭碗的能力日益增强。吃饱肚子是中国人一直努力的梦想。然而历代都没能实现这个温饱的梦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保住饭碗。我们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手里有吃的,心里却没有慌。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对中国农业的一大考验和考验。部分地区农产品产销衔接阶段性受阻,价格波动较大。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稳定,国家储备粮总量充足,口粮完全自给,大米和面粉一买就有,市场运行保持稳定。目前,农业企业已经恢复工作,有序恢复生产,预计2020年粮食和农业将继续丰收。中国有信心和能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并将立足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继续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中国制造,河流入海,是著名的基础设施强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近30%。2013年至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7%和9.5%。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所有工业类别的国家。世界500大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业链非常完整,配套能力强。世界工厂锻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风采。在基础设施方面,全国已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航空空等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网络,以及庞大的能源生产和输送网络和发达的信息通信网络。由基础设施组成的大型网络有效地传输各种资源和元素。到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3.5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70%。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中国基础设施的巨大改善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新基础设施的有序发展将与旧基础设施一起,与我同飞,以促进更稳定的经济发展。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服务业支撑半壁江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都有亮点。服务业的大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逐步快速发展。2013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并行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发电服务业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保障就业和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已占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疫情对服务业影响很大。特别是,许多中小型微型服务企业面临许多困难。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准确帮助他们,增强中小微服务企业渡过难关、战胜困难的能力。疫情迫使许多新的行业和格式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线消费、在线教育、远程咨询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快递业在城乡遍地开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亮点。在疫情防控中,服务业在满足企业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3月份以来,服务业的许多指标都有所改善,市场信心逐渐增强。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整体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好转的基本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技术条件。在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我们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坚定信心,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中国经济弹性好,潜力大,回旋余地大

良好的经济弹性、充足的潜力和巨大的回旋余地是中国作为大国优势的突出表现。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人口超过14亿,劳动力约9亿,拥有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的人才1.7亿,人力资源丰富;在空的结构中,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互补性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空的主要形式,这special/きだよ 0就资本积累而言,中国的储蓄率长期保持在45%左右的高水平,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这些都可以支撑我国经济稳步前进,也可以支撑我国打赢制止疫情的战争,赢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弹性好,抗风险能力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控制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决策和工作执行效率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具有很强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矛盾和任务,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体制的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发展和保护了生产力,有效地释放了改革红利和大国红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调整和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创新驱动,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中国已经从出口大国转变为出口大国和进口国,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走向高质量发展。这些变化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使我们具有较强的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空有很大的稳定增长空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首先,空的市场资源是巨大的。新中国经过70多年的建设,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空室,或者说超大型市场,拥有上亿的市场资源和空室,这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竞争优势。第二,内需的巨大潜力尚未释放。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投资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起点,也是当前六大稳定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新老基础设施,努力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增长的关键作用。第三,新经济更有活力。多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的国家体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第14位,连续4年排名上升。新技术带动的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亮点,不断推动中国经济释放巨大潜力。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和战略深度。大国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互补性强,东方不比西方亮,这也为宏观调控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第一,中国发展比较大。中国幅员辽阔,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区域发展梯度明显,有利于产业的梯级配置和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衔接。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地区将继续以/拓展发展,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随着自身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其他地区将继续迎来新的经济发展机遇。第二,宏观调控空间大。中国有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十八大以来,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在实践中形成了政策体系。坚持宏观政策稳定、微观政策活跃、社会政策自下而上的政策框架,强调稳中求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确保经济实现数量合理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这次疫情短期影响很大,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但从中长期来看,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态势。要抓住疫情机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中国经济弹性好、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的优势仍在聚集,逐步发挥这些优势是可能的。

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胜利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力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大基调,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供方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胜仗,加大六大稳力度,确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基层运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克服危机意味着机遇。新冠肺炎突发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要增强信心,保持一定实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更强更好,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投入,填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用更大的宏观政策来对冲疫情的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灵活和适度;要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要以保障居民就业和基本民生为重点,帮助群众解决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就学等实际困难;我们必须坚决战胜贫困,确保所有穷人摆脱贫困。要加快各项政策的实施,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要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生产和生产的协调恢复;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确保稳定供应和价格,夯实农业基础。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发展环境越严峻复杂,就越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率更好的转化和融合,善于利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和挑战。我们要抓紧推进改革,善于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完善市场化的要素配置体系和机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确保国际物流畅通,严格控制防疫物资出口质量,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国人民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胜利,继续创造新时代的辉煌。

(作者: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本地)【中国稳健前行】夺取“双胜利”的强大经济基础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