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本篇文章9271字,读完约23分钟
写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地球卫士奖之际
当地时间12月5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内罗毕召开高级别会议。图为会场。记者庞超照片
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听到了来自中国河北省塞罕坝的故事,一个关于人类勇敢而美丽的大自然的传奇故事。
12月5日晚,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环境大会颁奖仪式上,塞罕坝三代建设者代表高举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奖奖杯、地球卫士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得到了全世界的掌声。
此时的内罗毕,树木花草丛生,而一万多公里外的塞罕坝,早已是白雪皑皑,寒风凛冽。塞罕坝的护林员修剪树木,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护林防火,像婴儿一样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这样的坚持和执着,深深植根于塞罕坝林场55年生长的年轮,铭刻在塞罕坝人三代人的跋涉中。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获得了地球守护者奖。图为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右一)向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代表颁奖。记者庞超照片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亲自将奖杯授予塞罕坝建设者代表。他说,塞罕坝建设者的实践经验不仅对华北和中国,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尼日利亚代表伊多说,塞罕坝的经历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能唤醒一种意识。尼日利亚分为四个地区,其中北部地区的沙漠吞噬了大量土地,很少有人会想到通过植树来改变它,使环境变得更好。塞罕坝的故事更能唤醒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意识,给我们信心和希望。
中国奇迹,世界惊艳;中国样本,世界意义。
塞罕坝向世界展示中国实力,提供中国环境治理经验,传达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英里令人震惊
中国精神感动世界
冬天,塞罕坝一百万亩的人工林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记者贾海江摄
细细的枝条舒展自如,红色的果实在雪地里鹤立鸡群。
在寒冷的冬季,当你走过塞罕坝的绿色森林时,你会不时地看到一种特殊的植物——华北忍冬。它们的根深深扎根于阿尔卑斯山的沙地,即使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它们依然顽强地绽放出鲜红,显示出生命的光辉。
金银花的倔强脾气和坚韧。在中国北方,人们就像肩负使命的塞罕坝人。
从内蒙古向北俯瞰首都,向南望去,塞罕坝这个曾经美丽的山梁,经历了百余年的伐木、战争、山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一片飞沙走石、人迹罕至的广袤荒原。如果稀疏的植被和脆弱的生态进一步恶化,平均海拔1500米的山脊上的黄沙就会伴随着西伯利亚的冷风,一路开到180公里外的北京。
今天,红松洼的一棵松树已经是塞罕坝的功勋树了。当时,专家们发现这片百年老落叶松孤零零地立在荒地上,使国家下定决心要在塞罕坝建设一个大型机械化林场。它是这里百万亩人工林和世界奇观的起点,也是一个绿色使命和初心的原点。55年前,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企业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大坝上,带着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并发誓要把荒地变成绿洲的信念!
塞罕坝功勋树
58岁的余坐在塞罕坝北林场四道沟营林区宿舍的玻璃窗前,凝视着对面山坡上冬天里变成烟灰色的树木,感慨万千。他不到两年就要退休了,他真的离不开那些和他一样工龄的树。
有漂亮的云杉树,挺拔的落叶松,还有一些樟子松变种。黄金时期的蒙古森林。他清楚地记得这些树是1978年种的,那是他成为塞罕坝林场正式员工的第二年。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罕见的多雨多雨灾害。一夜之间,林场20万亩树木被毁,辛苦种了十几年的树木损失过半,他所在的北典满林场受灾最严重。
树倒了,还可以再种。只要人不倒,塞罕坝就不倒!第二年春天,人们开始大规模植树。从那时起,这些树就被刻进了芮林的生命之环。正是这些重新种植的新苗,成为了塞罕坝不放弃、不放弃的象征。
余跟随叔叔来到塞罕坝。余常发叔叔于1962年来到塞罕坝林场。他是塞罕坝林场名副其实的森林一代。我父亲英年早逝,我叔叔视他为己出。在他的印象中,大叔是一个很木讷的人,但一走进树林,他就像一个新人,是造林林业专家。
在塞罕坝白水营林区的森林里,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冒着大雪修剪落叶松。记者贾海江照片
自加入工作以来,余芮林从未离开过北林场。在这里,他当过伐木工、建筑工和消防员。在41年里,他穿梭在树林中,有成千上万英亩的山坡,这些树林很大,它们在哪里。现在,当他老了,他被指派为游骑兵。森林保护,不仅要防止那些非法砍伐、狩猎和跨境旅行,还要防止牲畜踩在围栏里的小树苗上。反正只要伤害到森林里的人和事,他都要照顾。尤其是火季,你要时刻睁大眼睛。如果不小心垂下眼皮,火了,三代人的努力就都完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木栽培,一生林业。在塞罕坝,在林场工作的二三代家庭从来没有算过一个标准数,因为太多了。
吴,今年也是58岁,3岁的时候随父亲来到塞罕坝,在那里呆了55年。他的父亲吴海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后来去了塞罕坝,在那里他是林场的第一代副场长。吴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我们从来不敢乘凉,因为护林的责任并不比他们父辈轻。吴在北京工作了四年的孩子也被劝说回来当护林员。用他的话说,我得看着我儿子接手他的工作。
随着岁月的变迁,塞罕坝的森林日益成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挡风固沙的绿色屏障,震撼世界的美丽风景。
塞罕坝气候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地势处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分布从森林到草原。在生态上,这个多交错的过渡带环境非常脆弱。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塞罕坝的成功造林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河北农业大学林业学院副院长李玉玲表示,塞罕坝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成功范例。
是什么支撑着塞罕坝人民创造了荒地变美林的奇迹,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这个世界也在为这个史诗般宏伟的故事所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
11月26日,喧闹的夏天过后,我们去塞罕坝参观美丽的森林。
在密林深处海拔1940米的大广顶子山,遇到望海楼守望者、齐,他们说山被大雪封死了,一个多月没人来过。
消防队员和齐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瞭望塔前合影。
冬天让一切平静下来。在望海大厦,我们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下面的文字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陈瑞军,河北平泉人。从1984年到1996年,他和妻子楚敬美在这里驻扎了12年。因为远离人群,食物单调,儿子乳牙,学步比同龄人晚。他们都5岁了,他们的孩子仍然只能叫爸爸妈妈,而他们的女儿陈艳必须在农村老家八霞被收养。
现在,已经长大的陈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提起父母驻扎在望海大厦的往事,因为想起来令人心碎。由于交通不便,她的父母有时一年回来一次,有时两年才回来一次。因为望海大厦需要有人值班,不能同时回来。经常是爸爸一个人回来,或者妈妈一个人回来。那时候我还太小,不知道他们的工作性质,只是不想让他们离开,所以他们走的时候一直没有叫醒我。他们经常醒来发现炕上是空.后来每次我妈回来,我前一天晚上就用我妈的腿绑我的腿,以为她不会离开我。然而,早上醒来,妈妈走了。
当时望海楼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狭小的房间里只有一个耐火物,加了一个火炉。外面一年四季都有一些大罐来接受雨雪,食物由他们从山下运送。常年潮湿阴暗的环境让陈锐军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后来他无法站立行走,只好退出大坝。
爸爸在望海塔上呆的时间太长,回到社会后一直不习惯。他经常躲在角落里抽烟或吹笛子,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坐着。2011年,54岁的陈锐军因病去世。谁也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在他离开后的那些年里,我几乎每天都梦见他。在我心里,真的分不清他是树还是人。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望海楼,(左),一名消防队员正在记录观察情况,齐正在观察林场。
在重建的望海大厦里,我们含泪听着和齐的故事。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这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塞罕坝的森林防火预警实现了视频监控和红外雷达的全覆盖。有必要保留这种原始的人工观察方法吗?刘军笑着说:最先进的仪器也代替不了人的眼睛和责任感。
除了大广顶子山和塞罕坝的112万亩人工森林海,还有8栋偏僻的望海楼,都在无人居住的森林深处。55年来,望海大厦驻扎了20多对夫妻,塞罕坝55年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人不能没有野心,树不能没有根。在塞罕坝,你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人,名字里有树,有森林,有松树,有美丽的森林。人们把种树当作一种信仰,几十年来一直埋头于植树护绿。
林二这一代人刘海英现在是塞罕坝林场的党委书记和场长。说起森林外的事情,他就像个外星人,舌头笨拙,但一说到种树,眼睛马上就亮了。最让他骄傲的是,这么多年来,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无论财政如何捉襟见肘,历任领导都没有放慢造林的步伐,也没有动用过一分钱的造林资金。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塞罕坝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核心能力在于听从党的号召,锻造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表示,这次塞罕坝获得了国际荣誉,这表明塞罕坝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也是世界环境保护的一个标杆。中国塞罕坝是新时期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紧紧抓住你的梦想,紧紧抓住你最初的心,把绿色当成你的信仰,把青山当成你的追求。塞罕坝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例子,它告诉世界,种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希望就能收获未来。
中国的生动例子
世界绿色样本
学林业的不用去哪里。去塞罕坝就够了。这是原林业部党组书记罗玉川生前多次说过的话。
落叶松可以大面积种植吗?樟子松可以变种。蒙古裸腹溞大面积存活?沙漠化能大面积控制吗?高寒地区植树造林的三个问号,被倔强的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辛勤耕耘,理顺了。
图为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接受河北日报采访。记者庞超照片
在第三届世界环境大会开幕前,索尔海姆在给塞罕坝林场的邀请函中评论说,塞罕坝林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种植园,这是几代人55年的辛勤劳动和长期实施科学治理措施的结果。
1963年5月17日,24岁的大学毕业生任中元来到刚刚建立的塞罕坝林场,开着敞篷车沿着荒地上仅有的两条车辙报道。他所看到的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一片片都是沙子,车子在平地上走着直溜。
此时,塞罕坝林场已经开始机械化造林。连续两年植树造林失败,使林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林场几乎每天都有会议,从气候到土壤,从树苗到播种,大家都在找造林失败的原因。内心的焦虑和对成功的渴望让人感到烦躁,研讨会变成了投诉会。
你怎么驾驶这台拖拉机?为什么不能一直直走?那个说:你想想你是怎么投苗的。一时深,一时浅。还有人说:你在后面踏实吗?人们在迷茫和痛苦中寻找对策。
作为一个刚到林场的大学生,任中元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造林现场,他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苏联的机械。他想,既然是机械造林,那除了苗和土,还会有机器吗?白天,他做他的工作,晚上,他悄悄找到那些机器的俄语说明去学习,一遍又一遍地在纸片上计算,测苗,测机,测机,测苗。
1964年春天,马蹄坑之战开始了。在这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行动中,任中元的作用是成为一名实际工作者,即在播种机后面保持投入秧坑的秧苗直立和稳定。这一次,他终于可以仔细观察这些外国机器了。播种机行走在起伏的沙漠土地上。当它到达平地时,机器走得非常平稳。到了上坡和下坡时,这些机器就停止工作了。他终于发现问题了!在林场领导的鼓励下,他很快画出了改进机器的图纸,并带着特纳和焊工日夜一起学习调试。半个多月后,第一台改装机发布。他和同伴们兴奋地找了一个起伏不大的剧情来尝试,效果很棒!
我们自己改进了12台机器。任中元说,如果当我开始使用改装过的机器时,我的心提到了我的喉咙,那么在1966年,当我们使用长腿工作时,我心里已经有了很大的把握。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九台植苗机向前走着,自由地上下走着,上下走着,播种得那么直。他高高兴兴地跑到一个高高的山坡上,看到插秧机在山梁上刚种下的一排排秧苗,是那么的清晰整齐,就像一个女人梳头时在中间剪下的白色线缝。他愉快地回忆着。
从最初造林成活率不到8%,到后来成活率95%,如果一开始就有吉尼斯记录,塞罕坝肯定可以申请。
50年后,坐在张国军围场赛罕嘉园小区温暖如春的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向我们回忆起他亲身经历的全光育苗试验过程。
55年间,塞罕坝人世世代代创造的世界上最大的种植园,挡住风沙,涵养水源,使美丽的月亮湖被一万亩森林环绕。记者贾海江霍艳恩照片
塞罕坝最早的育苗方式是遮荫育苗。种子播在苗床上后,用三层草帘覆盖。用这种方法培育的幼苗产量高,但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雪。后来,林场第一技术副所长张其恩率先尝试全光照育苗,即在没有任何遮荫和保护措施的自然条件下育苗。这在北方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寒冷的塞罕坝。
全光育苗必须改良苗圃土壤。塞罕坝人把40厘米深的土拿出来,下面放一层细石,铺上塑料布,然后把肥沃的土盖上,这样就可以远离盐碱,保证了土壤肥力。
然后整理苗床。苗床宽1.2米,长度不限。它由黑土和人畜粪便制成,排列得像一条长长的毛茸茸的狗皮毯子。
接下来,人们会用铲子把炖过和发酵过的粪肥撒在开阔的空地面上,做成光滑的圆形粪肥饼。第二年春天,人们把蒸好的粪饼碾碎,然后用筛网仔细过筛。最后,它们被撒在播种的苗床上。那生育能力真强!我们一亩地能产21万多株苗,都是好苗!老人兴奋地回忆道。
马蹄坑战役中,塞罕坝人首次采用了自己的种苗,其他改良创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20天后,幼苗叶片释放率达到96.6%。金色的阳光下,幼苗开花,塞罕坝上空的云层被驱散!
这是塞罕坝精神的伟大胜利,背后是科学造林技术的支撑。随着苗木种植机械和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塞罕坝的造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快的时候,每天造林面积超过2000亩。
游客参观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七星湖景区。
从一棵松树到百万亩森林,塞罕坝人走过了一条尊重科学、遵纪守法的科技造林护林之路。他们走出了重山川疑无路的困境,走上了另一个村庄特色的兴林之路。
1977年10月下旬的灾害性天气和1980年夏季的严重干旱使人们感到痛苦并寻找根源。树种单一、人工纯林密度高是主要原因。一旦下雨,树枝和树叶就会互相挤压;一旦发生干旱,相对耐旱的树种不存在,灾难就会肆意蔓延。
灾难迫使反思,成为宝贵的财富。塞罕坝人在营林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通过多年的比较选择试验,提出了科学的适度修剪方法,研究推广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集约经营的最佳保留密度等科研成果。
如今走在塞罕坝,高大的落叶松散落一地,积雪覆盖着森林中的幼云杉,就像栖息在雪中的精灵。密植造林模式已被彻底抛弃,异龄、多层、混交造林模式逐步推广。
以前国内的林场大多用苏联的科洛索夫铲播种苗,重3.5公斤,大方厚重。塞罕坝技师在实践中逐渐提高,每个子场都设置了铁匠炉。大火熊熊,反复锻造,最终缩小了铲体的生长,增加了两翼。重量只有2斤多,轻巧省力。
过去承德地区植树普遍采用中央撑腰育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生根,成活率低,生产效率低。塞罕坝人改用三黑桃半栽苗的方法,总结出深送浅吊等简单易记的配方,不露红皮。后来这些技术在张家口、承德、内蒙古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1年7月,非洲法语国家防治荒漠化高级研讨会成员来到塞罕坝进行实地考察。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研讨会成员亲眼目睹了塞罕坝林场防治荒漠化的成果,十分震惊。
2015年9月,圭亚那现代农林种植加工业专项技术培训班成员来到塞罕坝。一位林业官员亲身经历后,久久不愿放下种植铲。很难相信如此精湛的技术诞生在这里。
2016年10月,来自9个国家的约40名专家访问了塞罕坝,对林场不同年龄、多层和混交林的改造有浓厚的兴趣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鸿雁认为,这是塞罕坝人一直坚持的原则。考虑到地理和气候,塞罕坝的成功经验最适合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推广。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获得了今年的地球卫士奖,这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刘健认为,塞罕坝林场创造的生态文明建设奇迹,为人类控制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可以复制推广。
塞罕坝林场的建造者获得了地球守护者奖。图为林场建设方代表、退休工人陈延贤在颁奖后致感谢辞。记者庞超照片
肯尼亚社区联盟负责人艾德姆·约翰·华说:“塞罕坝的故事让我感到惊讶和震惊。我想我们有办法摆脱沙漠。肯尼亚有许多干旱的地方。没有森林,只有灌木丛。如果中国的经验能在非洲推广,四五年后这里的沙漠面积会减少,气候环境会改善,贫困状况会改善。他希望今后加强与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并将塞罕坝等中国经验带到肯尼亚和非洲。
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恶劣条件下,塞罕坝可以建设生态奇迹岭,其他地方可以走一条可以借鉴和复制的荒漠化治理之路。中国的计划,中国的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远方牵手,把信心和福祉送给那些被尘土蹂躏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人类对绿色概念的共识
保护家居绿色发展
《中国日报》英国记者方丹今年夏天在塞罕坝接受采访时成为网络名人。他用自己独特的报道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欢呼。从沙漠到绿洲,用了半个世纪,这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成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塞罕坝成为中国人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正在成为全世界的绿色共识。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美丽的中国正在打开另一扇拥抱世界的窗户。
前不久,记者在塞罕坝采访时,林场与北京一家名为卡本能源的中介机构接触,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就在这个月,塞罕坝的第一笔碳交易就要完成了,200多万元的收入也即将入账。
事实上,去年塞罕坝造林第一批18.3万吨碳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发行上市出售,成为当时中国林业最大的自愿性碳汇减排项目。面对打破门槛的买家,塞罕坝林场之所以现在达成交易,是觉得买家开出的价格太低。
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岑坂林场工人运苗。(数据图)
中国林科院的评价结果表明,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过10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目前,塞罕坝森林资源总价值已达200亿元左右。森林平均每立方米森林存量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这是大自然回馈塞罕坝的巨大财富。刘海英说:“我们对绿水青山充满信心。如果价格不符合预期,我们永远不会出售。”。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记录,塞罕坝造林绿化碳汇工程的减排总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每吨保守价格不低于40元的话,收入会超过1.9亿元。
在塞罕坝人看来,一部分钱可以尽量赚,一部分钱不赚也可以赚。
80年代初,有摄影师不小心闯进了这个地方。照片流传开来后,人们才知道河北省最北的地方有这样一个仙境。
20世纪90年代初,塞罕坝开始规划旅游业。1993年,它被宣布为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门票被正式出售以规范旅游业。1999年,成立了一家旅游开发公司。
去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5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4400万元。按照计划,塞罕坝可以承担100万人次,轻松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但塞罕坝林场已做出决定,严格控制入园人数、入园时间、开发区、林区。
河北省美丽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记者贾恒田明赵海江霍艳恩照片
今年5月,塞罕坝林场邀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公司完成了总场部的规划设计。在为这个未来的森林小镇进行顶层设计时,考虑到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欣赏,步骤是谨慎和稳定的。
塞罕坝人不是看不起钱,而是算计开发保护的大帐。
走在林场里,可以看到白色的风力发电机散落在其中。塞罕坝的风电资源非常优秀,但在引进风电项目时,明确表示只能利用边境地带、多石荒山、防火隔离带,不占用林地,不砍伐树木。
这些年来,塞罕坝人根本没有留下大大小小的非林业收入,全部反馈到造林育林上,支撑了林场一半以上的林业投资。
近年来,塞罕坝以土质差、岩石裸露的岩石阳坡为绿化重点,开始实施重点造林工程。
估计最多两年,塞罕坝就要停止植树造林了。刘海英说,目前已完成造林7.6万亩,其余1.3万亩将于明年年底前完成。届时,塞罕坝将达到森林覆盖率饱和值的86%。除了道路、河流、湿地和防火屏障,没有森林可建。
没有森林可建,也阻挡不了塞罕坝人。尽管未来是the/きだよきだよきだだがきききだよききききだききき12,但塞罕坝将努力成为生态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
木材工业,曾经是塞罕坝的支柱产业,一度占到总收入的90%以上,是塞罕坝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痛苦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木材行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近几年仅占总收入的50%不到。
塞罕坝林场工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过去他常常砍树卖钱;目前正在伐树养树,遵循存小留大,存坏保好,存密保均,完善森林生态链,让树木长得更好的原则。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塞罕坝林场的树种很少,主要是樟子松。蒙古落叶松和青海云杉。看了很久,难免有些单调。
为了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塞罕坝林场正在试验新的树种,以丰富生态多样性。记者在一片进行种植作业的林地上看到,落叶松、云杉、桦树、樟子松都有变异。樟子松和油松相伴而生,有高有低,层次各异。
未来林场的色彩会更加丰富多彩,会引进一些能够适应塞罕坝环境的色彩鲜艳的树木。
我们也在一步一步的进行调整,让物种尽可能的多样化,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大有裨益。刘海英说,结构调整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功能,扩大林场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这是塞罕坝人的新目标,不仅要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还要把它建成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林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放评价说,塞罕坝林场是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先进典型。中国数以千计的林场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的主要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坚持这一理念,不断建设生态文明,将使中国创造经济奇迹和世界生态奇迹成为可能。
当地时间12月4日,在内罗毕,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代表、林场退休员工陈延贤(左一)向出席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代表赠送了塞罕坝地图集,共同探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记者庞超照片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丁国栋表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颁发地球卫士奖,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对人类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表明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世界环境治理需要借鉴中国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方法。
索尔海姆说,一个美丽的中国不仅意味着中国正在保护自己的环境,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推动者,将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努力保护环境。
每棵树都在接受大自然的挑战。
每一片沙子都接近绿色家园的梦想。
此时此刻,让我们凝视塞罕坝,让我们感谢塞罕坝,感谢三代建设者为我们和人类创造了这个信仰的奇迹,树立了共同的绿色坐标。
碑无声,林有梦。(记者赵淑华、李伟、曹志)
标题:(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河北沧州明珠网为网友以专注态度和专业精神,向广大网民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沧州新闻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沧州明珠网的编辑将为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