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碱包村”变成大粮仓 逃荒户住上“幸福楼”
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剑堡村成了逃兵住幸福楼的大粮仓
相关报道1979年1月6日。
□记者徐卫兵·王亚南
南皮县六八里村是黑龙港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1978年,这个碱包村大丰收,一下子成了明星村。1980年,省里还在南皮县召开现场会,宣传刘八里防治盐碱的经验。
1979年1月6日,《河北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报道《盐碱地的肥力生长》,其中说:南皮县六八里大队曾是著名的碱村。全大队粮田面积1900亩,其中盐碱地占76%,产量低。他们在抽盐淋碱的同时,特别注意把种肥变成碱,逐渐把盐碱地变成良田。到1978年,全村粮田盐碱地已由1972年的1450亩减少到140亩,原盐碱窝亩产596公斤(玉米、小麦)大丰收。
报道发表不到一个月,六八里人民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春节。除夕之夜,村民胡春华一家和农民家庭最看重的年夜饭摆上了餐桌。
媳妇张秀如做饭的时候,胡春华还在村东的麦田里游荡。来到饭桌上,发现自己最爱吃的胡萝卜肉丝,白菜粉条炖豆腐,主食是热气腾腾的白馒头,开心极了。
努力了一年,赶上了好年景。我请你。用张秀如的话说,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1978年,她收获了玉米和小麦。她和胡春华分享了800多公斤的食物,终于可以填饱肚子了。
难怪张秀如这么开心。当年在刘八里大队填饱肚子不容易。
村里的老人回忆说,每次不见面,村民们都会用野菜拌着米缸里仅剩的棒面煮粥,做成菜饺。至此,我还是不敢开口吃饭。想吃馒头,只能等到过年。
因为村里白花花的盐碱地,生活艰难。村民无奈地说,这里的土可以用铲子腌制,放在罐子里。
当时六八里大队只有不到三百户人家,又因为缺粮,8户人家已经离开家乡出去谋生了。胡春华的表弟胡光坡,去了黑龙江武昌,好几年没回村了。
近日,刘八里村原党支部书记毕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当年碱处理的艰辛时,这位66岁的老人感慨万千:种地前,要在地块间挖沟,让雨水把盐和碱冲刷进沟里。田菁(豆科植物)应种植在两排作物之间,当田菁长到近一米高时,应翻过来压在栽培土层上作为肥料。他说:这里种一亩地的汗水,可以撑到其他地方种两亩以上。
与盐碱地的斗争就像一首悲壮的歌。但令村民高兴的是,自197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从地里传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里终于分田到户,村民们更有精力治碱种良田了!
第二天一早分完田,天亮了,村民郭红星拿着锄头来到他的农场。眼前的景象吓了他一跳:大家伙们在地里忙活了好久,挖沟锄地,忙得不可开交。
1983年小麦丰收的时候,郭红星乐得合不上嘴。小麦亩产量从不到200斤跃升到400斤。这个时候可以经常吃白面馒头。郭红星说。
1990年5月的一天,村里第八口井欢快地喷着井水,周围的乡亲们欢呼雀跃:现在村里全是灌溉地!水来了,碱没了!地里的庄稼长得更壮了,村民们在耕作上省了很多力气。当年六八里的小麦亩产量超过500斤。
农民家庭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1991年3月18日,因为吃不饱饭出去谋生的胡光坡回来了!
那天晚上,在胡春华家,10多年不见的两兄弟,有点小东北热。胡光坡动情落泪:离开故土难。如果他能吃饱穿暖,谁愿意离开家乡?
和胡光坡一样,以前出去谋生的人都回到了刘八里。
地里生产的粮食逐年增加。在村民的家里,电视和冰箱不再罕见。有的还买了拖拉机,汽车,翻了房子,生活越来越美好。
但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更好的一天还在后头。
2013年启动的渤海粮仓项目,是科技部和中科院牵头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将增加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盐碱地的粮食产量。
刘八里所在的南皮县是渤海粮仓项目的核心区域,专家为村民带来了成熟的盐碱地治理新技术。胡春华家有8亩多。今年小麦亩产1050斤,玉米亩产1200斤。对于世代务农的他来说,这是我之前想都没想过的新纪录。
南皮县副县长孙宏勇说,今年南皮县粮食增产5000万斤,六八里盐碱地粮食增产60多万斤,碱包村成了大粮仓!
还有一个账户更让人欣慰:渤海粮仓项目自2013年实施以来,5年内累计实现全省粮食增产95.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109亿元。
11月26日,在六八里,记者看到冬小麦长得很开心,一眼就绿了。村东是一个占地50亩的新住宅项目。建了八栋漂亮的小楼,被村民们称为幸福楼。大多数出去谋生的人都住在幸福大厦里。六八里村委会主任高凤兴特意告诉记者。
点击进入主题
标题:(本地)【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碱包村”变成大粮仓 逃荒户住上“幸福楼”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河北沧州明珠网为网友以专注态度和专业精神,向广大网民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沧州新闻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沧州明珠网的编辑将为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