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丁琳/图片
农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我们集体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加深对这个大战略的认识,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做好工作。
首先,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全面的历史任务,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
我一直强调,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的成败。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来看,有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跟不上。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吸收。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村庄和农村经济衰退。工业化和城市化陷入困境,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领导体制和国家治理体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应该有能力和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当前,中国正处于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历史关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我们自力更生,依靠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在贫困和贫困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因素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对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把握是完全正确和富有成效的。近年来,中国农业连年高产,农民收入连年增加,农村总体和谐稳定。特别是数亿农民工长期、大规模、有序、有效地在城乡之间转移,不仅带来了社会动荡,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相比,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并没有跟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足是农村发展不足。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决心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访问江西,主持召开中部崛起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在赣州市于都县紫山富硒蔬菜工业园的调查。新华社记者谢焕池/照片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比例增加,乡镇比例减少是客观规律。但在近14亿人口的中国国情下,无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走哪一步,农业都会发展,村庄不会消亡,城乡长期共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使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下4亿多农村人口,他们最终将成为繁荣的城市和贫困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四十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农村,开创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新局面。
第二,坚持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出发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总结了农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按照工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其中,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乡风、有效治理、富裕生活是总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来推进。长期以来,为了解决好吃饭问题,我们花了大量精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供应极其丰富。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现代化不仅包括事物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体化设计和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即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直强调,我们应该给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多和更少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更重要,不那么重要,不那么忙。我们应该扭转这种趋势,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置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填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足,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使农业成为先发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乡风、有效治理、富裕生活等20个字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农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本世纪初,我国刚刚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符合当时的实际。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社会矛盾和重大农业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工业繁荣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工业繁荣,反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是农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清洁村到生态宜居,体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质的提高,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求。农村文明是振兴农村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继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转变习俗,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提高农村社会文明水平。有效治理是农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从民主管理到有效治理,要推进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使农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生活好是农村振兴的主要目的。从过得好到过得好,反映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可见,农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综合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中的体现。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的农村振兴道路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首先要依法办事。在我们这样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农村振兴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如何走中国农村振兴之路,只能靠自己摸索。
中国人口、土地、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每户耕地规模只有欧盟的40%,美国的400%。人均一亩三分地,平均每户只有十亩地,这是中国很多地方农业的真实写照。这种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欧美那样到处搞大规模农业和大规模机械作业。在大多数地区,必须完善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联系。当前和今后,要特别重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赋予双层管理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管理效率。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很多村落都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至今完好无损。许多习俗、村规民约都有着深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施自治和法治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德治的作用,促进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相辅相成。我们应该在这方面继续探索和创新,不断总结和推广。
做好农村振兴战略,必须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我们一开始没有提到城镇化,只是提到了城镇化,目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完善多元化投资保障机制,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和机制,推进公共服务的延伸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覆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入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8年4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访问海南。4月13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石茶村,与前来听消息的村民握手。新华社记者谢焕池/照片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消除贫困是当务之急。目前,贫困村及其县乡以脱贫为重点,目标不变,目标不变,渠道不变。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届时,当前的绝对贫困扶贫措施应逐步调整为相对贫困的日常救助措施,并纳入农村振兴战略框架下的总体安排。这个问题应该尽早规划和计划。
第四,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凝聚全党和社会各界的强大力量。我们要走农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作用,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建设好党支部领导下的强村弱村,开拓局面,建设好党支部领导下的富裕村。人才振兴是农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农村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现有农村人才的活力,引导更多的城市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
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系。
一、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农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规划再前进,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打造,着眼阶段性任务,找准突破口,分清轻重缓急,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年复一年地工作,长期大有作为。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提前想好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贪大,在风中做运动,避免走弯路,翻烧饼。
二、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党中央明确了农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要解决落地问题,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实施方案。村庄规划的编制不能简单地照搬城镇规划,更不能以身作则。要科学把握村落的差异性,适应村落的需求,制定精准的政策,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和创造,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注重农民与土地、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公民的关系,推进农村产权明晰化、农村要素市场化、农业支持高效化、农村治理现代化,提高组织化程度,激活农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放开搞活农村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和法律保障方面的积极作用。农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会历经阵痛甚至付出一定代价,但方向应该不会有大的偏差。我一直强调的一点是,无论农村改革如何改变,都不能搞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减少耕地,削弱粮食生产能力,损害农民利益。必须坚持这些底线,决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
第四,增强人的习得感与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要着眼于农民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加快填补农村发展和民生不足,让亿万农民有更多真正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科学评估财政收支状况、集体经济实力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投资规模、融资渠道和负债水平,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一定要坚持做到最好,量力而行,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提脱离实际的目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本地)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