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4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你怎么选择采访对象? 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库恩:首先,任何能提供客观消息的人都可以成为我的采访对象。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五个重要人物帮助了我,这是我传记最后能成文化的关键。 他们是江先生的妹妹、同学、同事和老领导。 很荣幸采访汪道涵先生。 他第一次见到江泽民时,江才2
3岁。 对来工厂视察的汪道涵来说,描绘事业构想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通过这些采访对象,深深感受到了江泽民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我后来见到江泽民先生时,想起他的老同学的解释,感到很亲切。
我妻子经常嘲笑我说:“他又去见江泽民了。 ”。
记者:为了这本书,你花了整整四年时间。 这四年最痛苦,最开心的是什么?
库恩:这两者往往意味着相同。 彻夜的办公桌工作,热情投入,折磨着我,也很开心。 现在看到的这本书,重写三次,五次结果。 第一稿是70万字,现在是47万字左右。 我的笔记本随时都在等,随时写都很方便。 好几个晚上,吃完晚饭,冲进书房,妻子总是嘲笑“看,他又去见江泽民了”。 (全场笑声)这是我们家以前开始开玩笑的。
记者:顺便问一下,你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江泽民几次?
库恩:三次。 第一次见到江是1993年,在古巴哈瓦那的酒店行政楼,在走廊上看到江,在古巴进行国事访问时,我很吃惊。 第二次是2000年9月,我在纽约的招待会上见到了江先生。 第三次是2003年11月在北京,我听了他关于几个问题的话。
写这本书使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情世态的美
记者:这本书的写作对你个人有什么帮助吗?
写了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中国人情世态的美丽,让我再次认识了“关系”这个词。 在国际社会中,说到中国的“关系”,让人联想到腐败和不规范的操作等,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中国人,切身感受到他们的交往方式,让人联想到人类自古以来就相互信任、包容的良好关系。 他们朴素的表情中有非常动人的天真和坦率。
记者:举个例子吧?
我把江先生的亲戚和朋友当成自己的亲人。 我见到他们的时候,就像亲人好久不见了一样。 那天见到江先生妹妹江泽民时,我忍不住拥抱她,我们很高兴见到彼此。 我觉得这就是家人之间的感觉。
记者:具体说,写了这本书,你得到了什么?
库恩:(笑)我得到了两个称号。 一个是“消极反华主义者”,另一个是“下一代斯诺”。 但是据正传,我推测通过写这本书,在中国获得了多个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 我自己是花旗银行的执行董事,写这本书的四年间,中国没有任何项目,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报酬。 我打算把这个稿费的50%捐给三个慈善组织。
说到中国正在经历的伟大历史变迁,库恩就像数家珍。 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16年来的转变,他就发现了其间的微言大义。 问问他是怎么看“三个代表”的,让我们来理解为什么迷恋中国——
库恩的“中国情结”
记者: 1989年3月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被深深地吸引了,但吸引了什么? 16年来,你平均每年来中国四五次,每次到中国都很兴奋,是什么让你那么喜欢中国?
库恩: 1989年宋健博士邀请我参加中国科技产品商品化国际研讨会时,我对中国一无所知。 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热情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精神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单纯热情,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从那以后,我每年来中国,光北京就有50多次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经历伟大的社会变革。 我亲身体验其间从中国以前传来的文化和动乱历史的冲突,感受到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的喜悦和悲伤。 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是中国人和人之间的温情,这种人情关系很珍贵,这是我在美国感受不到的。
记者:深刻理解中国的16年,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再次崛起的16年。
中国16年来的伟大变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几步在哪里?
库恩: 1992年邓小平南巡逻后,中国共产党14大提出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页。 1993年和1994年江泽民和他的团队领导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1997年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造,私营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发表了《考克斯报告》,《中国威胁论》笼城,中美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时,具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美谈判达成了协议。 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改革产生了由“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广告主、技术人员、管理者、自由职业者和个人户组成的“新社会阶层”,他们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推动力之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
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权力顺利移交,标志着中国走向有文明政治生活的国家。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主题:新浪人物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时讯】《江泽民传》作者称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写书初衷(2)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