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3字,读完约3分钟

掌管日本政府外交的高官日前在国会答辩中说,要求中国改善历史问题上的“反日教育”。 刚听说,不认识云。 仔细想想,确实需要解读。 所谓“反日教育”中的“反日”,显然与当时抗日战争时期的“反对日本侵略中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意思不同。 现在“反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是“对日厌恶”。 “反日教育”可以理解为“对日厌恶的教育”。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对日厌恶”是如何产生的? “反日教育”是从哪里来的? 笔者的结论是“反日教育”来自日本。

【时讯】评论:中国的“反日教育”源自日本

首先,说“反日教育”来自日本,因为“反日教育”的说法来自日本。 这个具有新意义的词汇不是中国发明的,可以认为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外来语。 上了年纪的中国人记得,在中日恢复邦交谈判时,中国领导人决定放弃战争赔偿要求。 可以说这不会增加日本人民的负担。 说把少数军国主义者和日本广大人民区别开来。 我也不能忘记邓小平亲自参与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和签名,去了日本参加条约交换仪式。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历史为鉴,面向未来”,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多次改善中日关系,迅速发展。 中国没有“反日教育”的动机,也没有实际活动。 说中国搞“反日教育”是无辜的。

【时讯】评论:中国的“反日教育”源自日本

其次,之所以说“反日教育”来自日本,是因为“反日教育”的“教师”在日本。 到2001年为止,中日两国首脑的互访没有中断,也没有出现“政冷经热”。 就任小泉首相后,连续4年参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再三伤害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不反感吗? 中国人的厌恶为什么不随“下一次(参拜次数)”增加呢? 因此,“反日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教师”只有小泉首相。 另一个日本二战的退役军人也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每年“815”,他们都去靖国神社,穿军服,拿着刀枪,耀武进行演唱会,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资料电影,就像中国老年人的痛苦

【时讯】评论:中国的“反日教育”源自日本

其三,说“反日教育”起源于日本,因为“反日教育”的“教材”起源于日本。 日本中学采用的历史教材每隔4年审定一次,暴露在右翼势力的“自虐论”压力下,出版社不断淡化和删改教科书中关于日本侵略犯罪的记述。 右翼学者还等不及出版歪曲自己编纂的历史的教科书。 今年是教科书审定年,韩国最近就相关问题向日本提出了抗议。 媒体和出版物都是社会教材,日本报纸相继发表了“中国经济大乱”、“中国应该分成几个国家”、“中日战争是为了拯救中国”、“为了打经济卡而与中国对抗”等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 这怎么不使“教材”的中国网民们反感呢?

【时讯】评论:中国的“反日教育”源自日本

论述“反日教育”的高官要求中国“改善”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示方法。 我觉得这更荒谬。 访问以色列的人们知道,耶路撒冷大屠杀历史纪念馆是国家级的研究和档案机构,展示的规模和展示的细节都明显超过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 你听说过德国人抱怨其展示方法是“反德教育”吗? 在广岛原子弹纪念馆前,每年8月举行日本首相出席的国家级纪念活动。 有人听说过美国人指责其活动方法是“反美教育”吗?

请那个日本高官关注本国历史教育改善的问题。 其实,消除“对日厌恶”并不难。 如果日本的“教员们”和“教科书”能自律的话,“对日厌恶”自然减少,中日关系也会得到改善和迅速的发展吧。 毕竟,“对日厌恶”不是对广大日本人民的厌恶,而是日本右翼势力反复注视军国主义的邪恶,对极少数政治家相继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一种“精神排斥”。 (于山)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时讯】评论:中国的“反日教育”源自日本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