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渤海新区爱心志愿者李的故事
提示:李,在渤海新区教书21年,一张朴实的脸,爽朗的笑声,随和的谈吐,一颗金子般的心,一直走在公益的路上。他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
好人好事的代言人
李,海兴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出生在农民家庭的他,从来不会忘记父母的教导:做一个踏实的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骨子里的仁爱使李几乎成了善行的代言人。
高中的时候,李宿舍的一个同学经常剥他的手。严重的时候还露出嫩肉和裂纹,洗衣服的时候就疼。李看着的眼睛,觉得很心疼。给我,我给你洗!从此以后,李每次洗衣服,都主动向同学要脏衣服。
上大学的时候,李宿舍的一个同学晚上突然发高烧。李和她的室友一起打车带他们的同学去医院。我同学在医院住了七天。因为家庭原因,他父母一直没来,医药费也不够。李和他的室友们凑了1000多元来支付医药费。在李住院期间,和另一位同学轮流照顾他,直到他康复出院。
1996年,李被分配到当时渤海新区新村中学。现在,新村中学已经改造成渤海新区中学,他也成了这里的长辈。从教这么多年,他爱他的学生,一个又一个毕业的学生永远忘不了和蔼可亲可敬的李老师。每当我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李总是支持几十元和几百元。他不知道他的钱能帮助别人多少。我收入不高,但是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我就坐不住。李笑着对说道。
一次募捐,让他看到这个团体在公益事业中更有力量
2015年春节后,李参加了一个帮助被烫伤女孩的活动。大家收钱后,短短几天,就捐了两万多元给被烫伤孩子的父母。这次募捐让李认识到,团体在公益事业中更有力量,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此后,他在渤海新区成立了名为阳光爱家的q q群,以及阳光爱家的第一个总群微信群。这两年q q群425人,微信252人。在李的带领下,他们每周都去渤海新区广场、车站和一些烧烤摊打扫卫生;他们还设立了三个衣物收集点,对收集的衣物进行整理和消毒,并运送到贫困山区;同情孤独的老人,赡养贫穷的孩子,在他们需要帮助的地方送去温暖。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李还加入了海兴、江苏溧阳晨曦、渤海新区阳光爱心团队,他是其中两人的顾问。在这些队伍中,李记不清做过多少公益活动,如修桥、补贴、慰问、送爱心包、收衣物等。
我想成为一座桥梁,为有需要的人牵线搭桥
李每天都很忙。她刚放下工作的时候,会想到那些她想念的人;q q群和微信群一响,就有新的活动。就这样,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别人跑步。正因为如此,一个朋友给他编了一个有趣的广告:你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
海兴县白庄子村一位70岁的妇女瘫痪在床,妻子静脉曲张。他们唯一的女儿两次离婚,带着孩子回娘家照顾生病的父母。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很艰难;在河北省平山老区,一位93岁的老太太,妻子瘫痪在床,五个儿子中有四个已经去世,只有一个儿子患有脑血栓后遗症。李的心像被锥子扎了一样痛。他开始动员自己圈子里的所有人,为这些困难家庭寻找出路。
经过多次奔波,的心终于结束了。渤海新区阳光爱心家园团队成员和志愿者自发筹集资金,每月给海兴县的老太太发生活费和一些生活用品500元,坚持了很久;李创办了自己的学生,每月汇600元钱给屏山老区的一家人
近年来,李带领渤海新区阳光爱心家园团队向河北省灵寿山区、河北省京京矿区、平山县贫困家庭捐赠衣物数万件,向京京矿区受灾群众捐赠价值近2万元的物资。说到这些,李灿烂地笑了笑:我参加过各种活动,这些我真的记不清了。有时候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想做一座桥来配他们。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热点)奔走的“阳光”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