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3字,读完约4分钟

——泊头技工杨鹏舟获国家专利三年八年

位于泊头市的进德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杨鹏舟正在带领技术人员对中轴挂车的钣金零件进行测试。白净飘逸是杨鹏舟的第一印象。如果他不在公司的生产车间,很难把杨鹏周和一个创新人才的地位联系起来。短短三年,他获得了八项国家专利。就在去年,应金砖五国技能开发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的邀请,他在2019年一带一路和金砖五国技能开发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担任指导冲压模具活动的专家,走上了国际创新大赛的舞台。

杨鹏舟,甘肃平凉人,2008年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后迁居京津就业。2013年跟随爱人回到家乡泊头,成为德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模具设计师..选择一个职业,首先要喜欢和热爱,要有负责任的精神。杨鹏周说,机械虽然枯燥,但他陪伴大学三年了。既然能继续从事这个职业,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在企业工作,掌握一门技能才能站起来。在企业中,杨鹏舟始终保持着热爱研究和思考的习惯。在工作中,他向同事学习了解设备的性能;在业余时间,他认真研究商业书籍,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创新的空客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该企业为武汉神龙企业生产的一批门槛支架因尺寸不合格被企业发现。当时企业内部招聘人才,很多技术人员都没能搞定。顺利生产的失败不仅影响企业的声誉,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就在企业负责人赵金宝不知所措的时候,杨鹏周主动申请接手。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杨鹏周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外,一直在加班加点,并成功优化了模具生产设备。在另一家公司的代表面前,我们试图生产2000种产品,这些产品都符合另一家公司要求的尺寸标准。杨鹏周说起那段经历还是掩饰不住激动。正是这一成功的尝试,进一步激发了杨鹏舟的创新热情。

2017年,杨鹏周发现企业使用的模具效率低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于是提出设备改造,得到公司批准,由他牵头开发汽车冲压工件连续加工模具。

当时产品的强度比较高,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形状和表面的误差,有时甚至达到6-7mm,但正常误差应该保持在0.5 mm以内,杨鹏舟说,经过几次实验,发现成型块底部的调整

整体可以有效避免错误。但是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尝试探索,有时候调的越多效果越差。

实验受挫,曾经想过放弃,但是没办法。杨鹏周说,他做了五六个实验,终于成功了,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该生产工艺的生产流程。工人只需要准备材料,调整模具,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本来要求至少四个工人一起操作,现在一个工人可以独立操作。

杨鹏洲连续三年成功申请了八项实用技术专利,包括汽车零部件连轧加工生产线、汽车车门铰链装配质量检验辅助装置、汽车零部件连轧生产线用连轧模具、反向作用楔侧冲击模具等。,并已成功应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杨鹏舟也从一个普通的设计师晋升到了技术部部长,成为了企业创新的代言人。在这些发明专利的帮助下,企业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20%,加工周期缩短了30%,产量提高了10%,营业额提高了近15%。赵金宝说。

凭借其卓越的技术能力,杨鹏舟去年接受了金砖五国技能开发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并在2019年一带一路和金砖五国技能开发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担任冲压模具活动的指导专家,成为泊头乃至沧州工匠的骄傲。

这项活动主要是为金砖国家建立人才选拔渠道,服务于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作为指导专家,我们需要为来自冲压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的条目提供技术支持。杨鹏周表示,很荣幸被邀请参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手能够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匹配,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专利发明只是第一步。只有将其转化为可以用于企业生产的实物,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才能受益。在杨彭州看来,通往R&D的路没有尽头。就像这次测试的新产品一样,符合国内绿色环保和汽车轻量化的实际需求。看了测试数据,杨鹏周告诉记者,测试结果基本符合要求,可以说离最终技术改造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我会以精益求精的工艺进一步完善细节,争取早日获得新的专利。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热点)登上国际舞台的“创新达人”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0061.html